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 - 各省中考 - 四川中考 - 宜宾中考 - 正文

2017宜宾中考历史大纲考试说明

来源: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 2017-3-11 8:46:10

2017宜宾中考考试说明
 

2017年宜宾中考考试说明下载》.doc


历 史
一、考试范围和内容
考查七、八、九年级所涉“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具体见《考试范围》,两部分大致各占50%)重要的主干知识和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掌握程度;考查初中生初步运用历史学科思维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必要的人文素养;适当增加综合性、思辨性和开放性,体现学习潜力的考查;适度渗透学科素养的考查。体现了解、理解、运用能力水平层次,大致比例为3︰5︰2。
 (一)七年级上
1.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2.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二)
(二)七年级下
 1.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贞观之治”《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光耀千古的诗坛《辉煌的隋唐文化》(二)——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2.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二)
 3.《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二)
(三)八年级上
1.近代化的探索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4.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5.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四)八年级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国大典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五)九年级上
1.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雅典城邦的繁荣
2.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世界三大宗教
3.《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蒸汽时代”的到来》《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4.璀璨的近代文化:《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科学的革命
(六)九年级下
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3.第二次世界大战
4.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5.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6.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及分值
人文与社会考试时间120分钟。历史部分满分为60分。
(三)试卷结构
历史试卷分第Ⅰ卷和第II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0题,2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3题,40分。非选择题包含材料解析题、组合题。
三、题型示例
第Ⅰ卷 选择题(共20分)
【例1】我国古代书法史上有“颜筋柳骨”、“颜骨赵姿”的说法,下列作品中能反映“颜筋”、“颜骨”的是

 

 

 

 

【答案】 B
【说明】通过文字材料、图片、地图等载体,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考查能力层次为“了解”。
【例2】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突出成就是
A.用暴力方式推翻了清王朝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D.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度
【答案】B
【说明】通过基本史实与历史认识(结论)的联系,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考查能力层次为“理解”。
【例3】《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指的是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D
【说明】通过材料创设新情景,达到知识迁移和运用。考查能力层次为“运用”。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例4】经济体制(政策)的创新与调整(14分)
材料一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
        年份
项目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农业总产值(%) 100 67 112
粮食(万吨) 7.650 4.519 94.7
牛(万头) 6.060 5.250 102.5
猪(万头) 2.090 1.750 104.3

(1)表格中1920年的生产情况与1913年相比有什么变化? 1925年的生产情况与1920年相比,发生变化的主要政策因素是什么?并结合该政策的内容进行说明?(5分)

材料二 右图: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程规划署印发的宣传“以工代赈”救济方式的海报。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以工代赈”救济方式产生的背景。(2分)

材料三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
——摘自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个“大政策”所蕴含的经济思想。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在“大政策”的指引下开展了哪些具体的实践?(5分)
(4)据材料一、二、三,归纳苏俄、美国、中国所采用的经济政策的共同之处?(2分)
【答案】
(1)变化:下降(1分);政策因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分);说明:实行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
(2)背景: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人数大增;罗斯福新政的实施。(2分)
(3)经济思想: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行按劳分配(2分)
实践:经济特区的设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设立等。(3分)
(4)共同之处: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2分)
【说明】通过多种材料的呈现,提取并获取材料中的信息并进行整理,考查初步运用历史学科思维,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辨别、理解或分析、说明完成作答。综合能力层次的考查。
……
【例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在西方文明史中,工业领域曾有过很多次革命。急速的技术变革时期,常常被称之为革命。但是在历史上只有一次工业革命,它发生在1780年以后的一百多年中。它显示出第一次从主要是农业的、手工业的经济突飞猛进地进入一个由城市的、机器开动的制造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这种变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革命性的后果。
——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5分)
材料二 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从产生到发展的最活跃时期。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革命的连续发生,……领先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从而牵动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跨越。
 ──《世界经济运动轨迹探索》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2分)
    A.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经济重心向北美跨越
    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
    C.“国际竞争的加剧”严重制约了世界经济发展
    D.两次工业革命是英、美等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
材料三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19世纪中期日本、美国等国经济增长率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 产值
(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国家 时间 年平均增长速度
日本 1868-1873年 32.2%
英国 1851-1873年 3.3%
美国 1861-1873年 5%
德国 1861-1873年 3.8%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①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俄国、日本经济发展    (      )
②俄国、日本经济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超过了英、美等国   (      )
③俄国、日本资产阶级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      )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美国、英国等产生的作用是完全一样的  (      )
(4)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4分)
【答案】
(1) 改变了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化进程);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改变了生产方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分);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带来环境污染(2分)
(2)(B D)
(3)①(  √  )  ②(  ╳  )   ③(  √  )   ④(  ╳  )(4分)
(4)启示: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坚持改革推动经济建设;积极学习其他国家先进技术、经验等;(4分)
【说明】组合题主要以多种形式呈现,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为主兼及理解运用能力层次。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全站专题
    · 英语四六级查分  ·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招生考试网  · 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 招考资讯网  · 浙江省教育考试网  · 湖北招生信息网  · 重庆招考信息网  · 广东考试服务网  · 上海教育考试院  ·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网  · 云南招生考试院  ·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  · 中考志愿填报  · 中考分数线  · 中考录取查询  · 中考查分网  · 中考作文网  · 中考试题答案网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成绩查询2017  · 高考试题及答案  ·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 西藏教育考试院  · 青海招考信息网  · 云南省招考频道  ·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 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 新疆招生网  ·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 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  ·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  · 湖北教育考试网  ·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信息网  · 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  · 山西招生考试网  ·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 北京教育考试院  · 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院  · 海南省考试局  ·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 宁夏教育考试院  · 浙江教育考试院  · 上海招考热线  ·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成绩查询、录取查询、网上报名系统  ·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  · 空军招飞  · 自主招生保送生小语种  · 中国大学排行榜  · 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  ·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平行志愿  · 高水平运动员体育特长生招生  · 高考报名  · 艺术特长生  · 空乘招生民航招飞  · 高考志愿填报  · 军校招生网_国防生招生_军校名单  · 单独招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